黄油之手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三十一章 桓温病逝、苻坚嫁女,雍凉风云,黄油之手,三联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桓温一死,虽然说不上树倒猢狲散,但桓氏的权势也大为削弱。桓温在病重时,以幼弟桓冲代领部众,其他几个兄弟,二弟桓云已经故去多年,三弟桓豁在他移镇后代为掌握荆州,四弟桓秘能谋善断却备受忌惮不得重用。

桓冲出生那年,正逢苏峻之乱,桓彝死守泾县遇害,在他的成长过程中,大十六岁的长兄桓温,自然而然代替了他心目中父亲的形象。

在桓温一生的征战中,桓冲通常是作为副手,领一路偏师配合作战,北伐前秦、前燕时都是如此。

桓温幕下谋士众多,能独当一面的却屈指可数,其中早故的袁乔善谋断,中途离去的习凿齿长于治乱、谋身,晚于前两者入幕的郗超则是以权谋着称。

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桓豁、桓秘二人,桓秘的才能得到习凿齿认可,与之相比桓豁在个人能力上稍逊一筹,可最终被桓温放心安排接手荆州的却是桓豁。原因就是桓豁能拎得清自己,换言之就是没野心、更听话,他年轻时就曾拒绝王导辟请。

因为桓温娶了司马兴男,与公主的母族庾氏间接成为姻亲,苏峻之乱后庾亮被迫外任,之前一度被压制的王导再度掌权。王导辟请桓豁为秘书郎时,庾亮正谋求北伐,这种举动一看就知道不怀好意。当时,桓温的谋士辅国将军司马袁乔也被王导辟请,同样没去上任,随后又受到朝命征拜为尚书郎,直到王导死后,才被出任徐州刺史的桓温再度延请为司马。

桓豁在桓温死后的短短几年里,先后升任征西将军、征西大将军,这份堂堂正正的阳谋出自朝廷,或者说是来自王坦之、王彪之相继死后掌控中枢的谢安,真正目的是分化桓豁和桓冲。这种计谋是明摆着的,可桓豁没有被触手可及的权势所迷惑,先后两次用拒绝开府的方式表明态度,维护了桓氏内部的团结。

在一个家庭中,长子最受重视,幼子最受宠爱,排行在中间的次子多少会有点上不着天,下不着地,关注不够就只能自谋出路。同样是被王导以朝命拜为秘书郎,桓秘却答应了,这个举动被庾氏误解为桓氏释放的政治信号。桓温娶公主后仕途一帆风顺,庾氏是出了大力支持的,可因为桓秘的个人举动,已是琅琊内史的桓温在仕途上陷入蹉跎,直到八年后协助庾翼北伐,才外任徐州刺史成为方镇重臣。

道安受习凿齿之邀入襄阳前,有感于苻融劝说,决意为前秦效命,走到新野时派了同学法和入蜀。当时,自桓温灭成汉后负责平乱,留镇蜀郡三十年的益州刺史周抚去世,早有割据蜀地之心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地府团宠五岁半

火照